搜盘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搜盘小说网soupan.tv),接着再看更方便。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前屹县县令乔准,即将被提督保举进士出身并出任端州府推官的事,就传遍了卫署的各个衙门。在感慨乔准的好运道之余,人们也纷纷猜测,这个姓乔的到底是做什么恰巧应上提督大人心思的事,才能得到如此的赏识和提拔?

与此同时,商成在与牧府和巡察司磋商端州推官人事人事时说的那句话,也被传扬出来。几乎所有人在听说这句话时,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哈,牧府要是不用乔准当端州推官,巡察司要是敢在这事上作梗,那就“既辜负了朝廷的信任,也辜负了燕山百姓士绅的期待”?啊呀,这种话都能说?

很多人在反应过来之后,立刻摇头表示不相信。特别是那些经常进出提督府,与商成有过接触的官员,更是直白地说,传扬这话的人肯定是别有用心!提督大人绝不可能说出这种话!

然而传扬这事的人都是言之凿凿,声言这话就是提督大人自己亲口所说。他们甚至还提出明确的佐证:当天会面磋商之后,当时在公廨的很多人都看见,狄栩出门时脸色铁青,还在门口当场训斥了一个提督府小吏,理由是人家没戴读书人的士子幞头。他狄栩堂堂一个巡察使,咳嗽一声小半个燕山官场都要着凉的大人物,凭什么跑去找人家小吏的麻烦?还不是因为在公廨里受了一肚皮怨气没地方宣泄,所以才对人家小吏横挑鼻子竖挑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狄栩挑的刺是小吏没戴士子幞头有失读书人的身份,这其中的深长含义,很是教人玩味思索:小吏没戴幞头,所以狄栩说他不象个读书人,言外之意,似乎是指有人即便戴了幞头,依旧不是读书人……

但做出这番推测的都说,这只是玩笑,绝不值得当真!

部分心思比较活络的人,还从另外的事情上看出一些东西。

众所周知,燕山牧首陆寄陆伯符向来持重谨慎,绝无可能把端州推官这样重要的职务,交给一个岌岌无闻的人!而在此事之前,燕山有几个人认识乔准乔允平?他是官箴上佳,还是政绩卓著?此外,依照惯例,卫署在作出举荐的决定之后,通常都是由牧府出面告知被举荐的官员,而这一回通知乔准的,却是提督府。这说明,牧府虽然在举荐乔准的公文上联了名,其实心里并不赞同,只是他们也拿不出更加合适的人选说服提督,最后不得不违心地同意。牧府不情愿把端州推官的职务委派给乔准,就只能用这种做法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两样似乎都能从侧面证明,商成当时很可能是说了什么重话,让陆寄和牧府不能不低头……

当然,也有人指出,上面的猜测都是无稽之谈。不错,狄栩是训斥了一个提督府小吏,但那是在十天以前,和破格提拔乔准毫不相干。至于提督府出面找乔准,那是因为陆寄的请托;陆大人最近身体有恙,接连几天都没坐衙办公,便是举荐端州府推官人选的事,也是请了商狄两位大人到家里斟酌商量。

就在人们还没弄清楚到底谁对谁错时,提督府又传出一条消息:提督府的“第一文书”蒋抟,就因为错送一道公文,被提督大人叫去指着鼻子臭骂了一顿。据说,大人甚至翻出了当年在西马直的旧帐,说蒋抟一向就有玩忽职守怠慢公务的毛病;卫尉包坎不自量力想去劝解,也被骂得狗血淋头……

这一下,所有人都不敢再传言了。大家还从来没听说提督大人几时发过如此大的火,立刻就都把心思放在公务上。因为生怕在这当口不小心触怒提督,所以两天后朝廷嘉奖霍士其“明事理知变通能为先”的公文送到时,燕州城里居然都没扬起什么议论。

和霍士其的嘉奖令同时送达的,还有朝廷对燕山卫春末夏初深入草原作战的最终结论。虽然这场仗是个不胜不败的局面,但朝廷还是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参战各部官兵依据战功大小,各有不一的晋升或赏赉;一些在征伕或者军输方面做事勤勉的文官也获得朝廷的嘉许,少数表现突出的人还因此而得到期盼已久的升迁……

少数的细心人马上就从两份文书中发现一丝不寻常的东西:在文书中,朝廷对商成的称谓依旧是“燕山假督”,他现在还是个假职的提督!

很快地,所有人都注意到这个问题。面对这条消息,人们的心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想法,不解、失望、惋惜、愤慨、忿怒……当然也少不了幸灾乐祸和窃喜。很多人的心情都很复杂。作为朝廷的官员,他们不得不接受朝廷的决定。但他们无法理解,朝廷凭什么决定继续让商成假职。商瞎子为燕山做了那么多事,为什么朝廷还不愿意把燕山卫交给他?难道委派个新的提督,他就能比商瞎子做得更好?有些人在即将离燕的四位朝廷大员面前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质疑这件事的对错,有些人干脆就直接怀疑朝廷的公允一一商瞎子的本事不济,那朝廷就该撤换他;商瞎子要是有能耐,那朝廷就该提拔他!象现在这样假职一做就快及两年,实在是既荒唐又可笑!

与燕州城里中下层官吏群情纷扰的情况不同,燕山文武的领头人物陆寄、狄栩、张绍、郭表,还有周翔和燕州知府潘涟,却都出奇地保持沉默。他们已经猜到了朝廷的顾虑:上京至今不肯把燕山提督一职直许商子达,这必然是和他诡异蹊跷的来历有关!

可这事关系重大,他们根本无法发表任何看法。他们既不能质疑朝廷,也无法替商成作辩解,更不能去劝阻那些替商成鸣冤抱不平的官员和将士。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默不出声地低头做事。他们是多么想告诉那些激于朝廷的处置不公而愤愤不平的人:快,趁着朝廷还没下决心把商子达调离,趁着他还在燕山,大家就多做一点事吧!

至于商成本人,却似乎没对这事有什么看法和想法。他还是象过去那样,每天都是天不亮便到衙门,和往常一样忙着接见官员批阅公文,每天都是忙到天黑才下衙回家,然后在家里批阅公文接见官员……一切似乎都和往日一样。

但一切都肯定和往常不一样。

已经有人敏感地察觉到,自从这个月初结束燕中北的巡视回来之后,提督大人的心情似乎一直都很不好,和人见面谈公务时少了几分风趣,待人也不象过去那样和善,有时还会在谈话中走神,做事也是颠三倒四。在他身边做事的人,经常都能看见他坐在公廨里发呆,要不就甩着手在斗室中走来走去,底下人的一些小错误也会引得他大发脾气。就是陆寄和狄栩,也受过他的挖苦讽刺。要是在以前,象举荐乔准出任端州推官的事,他肯定会和他们好言好语地商量,摆事实讲道理,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而不是象前几天那样,拿重话来逼着他们服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脾气也越来越大,人也变得越来越沉默,整天都阴沉着一张脸。这无疑让前来半事的人个个胆战心惊。以前有事没事就来提督府转一圈混眼熟的人登时就少了许多。

提督大人的烦恼,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人自作聪明地把商成烦闷的心情与前段时间传得风一股雨一股的胡女事件以及假督事件联系到一起。他们惊奇地发现,三件事在时间上非常契合。呀,看来提督大人这回是真的动了心思了!不过想想也是,仕途上坎坷,与胡女的情义也没个着落,接连遭逢两桩不顺心的事,任凭谁都不可能做到心平气和吧?

机会难得,不少人都起了成人之美的心思。可有那两个笨蛋的砸锅事摆在前头做教训,现在是没人敢轻易去讨好提督了。

谁知道这回拍马屁会不会拍到马蹄上呢?

就是可惜了这个机会……

这天晌后,当商成黑着一张脸,在耳室里来回踱着步的时候,包坎进来提醒他,时辰差不多了,该去教坊西苑参加四位钦差的送别宴了。

商成记得是有这么一件事。眼下十七叔的官司已经了解,几位钦差也就没了在燕山盘桓的理由,吃过今天的送别宴,明天就该礼送四位大人回京。他问包坎:“现在是什么时候?”

“未时初刻。”

“这么早?”商成疑惑地看了看窗户外白晃晃刺眼的阳光。他还以为要等到起更之后宴会才会开始。“老蒋呢?你叫他现在过来一趟。”

“老蒋去巡察司办事了。”包坎说。这还是商成在晌午前做的布置,怎么一转眼他自己就忘记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往下边塞冰棒感觉番茄小说

往下边塞冰棒感觉番茄小说

龙门鲤鱼
小当可养家,大当可强国: 皇帝总想着把他的传国玉玺当给我;奸臣的命总是被一张索命当票勾走;路边的石子,为了救赎,也可以当几十万两白银。 以天为当,地为当,人为当;以世间为当,以邪恶为当;以善良为当,以我当为之。 精彩故事尽在这里: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现代人重生在一个书生身上开当铺的故事,故事情节尽显不一样。 —————————————————————————————————— 古代,爱情的男女双方都
历史 连载 60万字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几字微言
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以大明一方一败涂地为结局落幕。至此,大明最后主力付之一炬。而秦侠这时却好死不死穿越到明朝末代太子身上。 历史上,他是什么结局?两年后,李自成攻入京师,他成了亡国太子。三年后,被舅舅周奎出卖,让多尔衮以假冒太子之罪下狱问斩。侥幸逃到江南,又被福王“请”入南京以假冒太子罪被囚,不久就被攻入南京的多铎抓入大牢,终于挂掉。 历史之大势,以太子之尊都卑微如此。 现在,只剩下两年了! 留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大齐天下

大齐天下

蜀中布衣
匈奴大单于:太阳在哪里落下,那里就是我牛羊的草场。 罗马执政官: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 帕提亚国王:跟随大流士的脚步,我帕提亚必定战无不胜。 吴玄冷笑道:尔等休要多言!凡日月所照,风雨所至之地,均为我大齐天下。
历史 连载 17万字
5G影讯-年龄确认海外

5G影讯-年龄确认海外

小兵王2
  “身穿黄衣,一定是蚁贼”徐伟无语:“要不要这样草率,我只是穿了一件黄衣服!”
历史 连载 144万字
尾行3丽子攻略

尾行3丽子攻略

六月长安
关于命运转盘所: 这里有最靠谱的命运转盘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只为完成你的心愿 “我想要她这辈子能得到归宿。“最初某男子双眼忧伤地看着女子。 最后女子死命揪着男子耳朵地吼道:“你什么意思,要不是他们给我说,你还要瞒老娘到什么时候。“ 这里有最好的全五星服务态度,来这的客户都是上帝。 “老头,你麻利点,赶快开始,我已经等不及了。“ “你对我师傅尊重一点,不要老是老头老头的喊,你父母没教过你尊重人
历史 连载 1万字
窑子开张了有标题小标题笔趣阁青羽下载

窑子开张了有标题小标题笔趣阁青羽下载

别烦
黄粱一梦,魂穿北宋仁宗年间。一介书生,力挽狂澜,智救亲族,斩断黑手,入仕拜相。 这是一个有情、有趣、有温度的故事……
历史 连载 24万字